在湖北神农架这片神秘而壮丽的土地上,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护林员。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用双脚丈量着每一寸山林,用双手呵护着这片珍贵的绿色宝藏。2024年7月下旬,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社会实践团走进神农架宋洛乡,聆听护林员王必辉讲述他与同事守护宋洛乡的故事。
巡山护林,坚守职责
“当时是知道了家乡护林站在招人的消息,因为我就是神农架宋洛乡人,对山上的情况也熟悉,就想着回家乡做点贡献。”四年前,王必辉放弃了去上海打工的想法毅然回到神农架林区宋洛乡,加入到徐家庄护林站,成为了一名护林员。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落,护林员王必辉和他的同事们们就已踏上巡山的道路。这条路他已经走了四年,随着身影逐渐消失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留下的只有坚定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鸟鸣声。
(实践队员聆听护林员王必辉的护林趣事 )
“我们的工作主要就是巡山,在山上查看树木的生长情况,还要防范森林火灾和盗伐行为、保护和检测野生动物等等,同时也会进行输电线路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排查电线与周围树枝是否接触过密,以防电路故障引起火灾。”王必辉说道。他们经常需要徒步穿越密林,攀越陡峭的山峰,有时一天要走几十公里的路程。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们从未有过怨言,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
(巡山工作照)
除做好日常的巡护工作外,护林员们还会积极宣传护林防火政策,提高宋洛乡村民的环保意识,他们经常深入农户家中,挨家挨户地进行宣传讲解,确保每一个村民都能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乡政府每个月也会联系专业人员对护林员进行培训,以确保护林员们更好完成好本职工作,灵活应对突发情况。
科技助力 提升保护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神农架国家公园的巡护工作也变得更加高效和科学。“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大减少我们的工作量。”王必辉介绍,现在他们配备了PDA、红外相机、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可以更加精准地监测,并立即用PDA记录下来,上传到信息中心进行分析处理。
工作中使用科技手段,不仅能够提高护林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持。同时,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体现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同时也实现了森林可持续管理的愿景。
绿色生产 守护青山绿水
为让更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2000年以来,神农架林业管理局鼓励林场职工养蜂,以技术和规模带动小户规模化养殖、大户科学化养殖,这一举措不仅帮助职工增加收入,还促进了林场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推动了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养蜂业已经成为宋洛乡从绿水青山中寻找金山银山的最佳富民产业之一。
“政府鼓励我们,我们就做!”王必辉听闻后也积极响应号召,开始养蜂,养蜂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是生态优先的“绿色产业”。
(护林员带实践队员参观蜂箱)
神农架护林员以山为家,以林为伴,默默守护着国家的绿色资源,在他们眼中,每一棵树、每一片林都是他们肩负的责任。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热血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用实际行动传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们的身影在神农架的山林间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风景线。
岁月如歌,护林员们矢志不渝,为了蓝天白云,为了绿水青山,他们坚守岗位,用忠诚和担当,谱写绿色的诗篇。